说起马特乌斯,对于足球迷们来说应该是如雷贯耳,他就是德国足球的一个时代、一段神话和一篇传奇。作为一名1961年出生的球星,他先后与三代球员同场竞技过,直到2000年,他还在欧冠赛场上作为主力拼杀。作为球员,他见证了足球大变革的20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他的故事。

起航

马特乌斯出生在德国的埃尔兰根,10岁时开始足球训练。年幼时的马特乌斯,并未展现出太过高超的足球天赋,进入黑尔佐根纳乌拉赫足球俱乐部青训营之后,这个矮壮敦实的小伙子并没有被视为明日之星。由于家境并不富裕,马特乌斯一边踢球一边进入了一家家具厂当学徒,挣钱接济家里。但是,他刻板、自律,踏实勤恳地完成所有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数年之后,大家惊奇地发现,马特乌斯在球场上除了守门,竟然什么位置都能踢,而且踢得还不错!艰苦的童年生活磨练了马特乌斯的意志,也培养了他勤奋守纪踏实肯干的作风。这对他后来从事足球事业很有帮助。在尊重传统守规守矩的德国队,球员要绝对服从教练的意图,不容许队员有过多的自由发挥影响整体战术布置,可以说马特乌斯模范地做到了这一点。

星光闪耀俱乐部

1979年,18岁的马特乌斯在被时任门兴格拉德巴赫主教练的约瑟夫·海因克斯发掘后加入德甲门兴格拉德巴赫足球俱乐部。他的第一个赛季,就随队打进了联盟杯决赛,最后两回合负于法兰克福,马特乌斯在决赛第一回合中还有进球。在为门兴效力的5个赛季,帮助球队获得过一次欧洲联盟杯亚军,一次德国杯亚军,一次德甲联赛季军。1984年,他转会拜仁慕尼黑,第一个赛季就在33场比赛中打进了16球,随球队夺取德甲联赛冠军,第二年又获得德甲联赛和德国杯双冠王。在80年代中后期的拜仁,马特乌斯在4个赛季里113次出战联赛,打进57球,一位世界级的球星逐渐开始崭露风采。

他真正的声名鹊起是在1988年转会到国际米兰,和布雷默以及一年后加入的克林斯曼组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德国三驾马车”以后。可以说,“德国三驾马车”是在AC米兰横行意甲时,国米对抗AC米兰的最大武器,正是有了他们,才让意甲更加好看。三人的配合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心灵相通不可分割的地步,布雷默在后方就像铁甲一般坚硬,他抢断成功迅速发动进攻;而中场“自由人”马特乌斯跑位接球,输送炮弹无人能及;前方的“老鹰”克林斯曼在敌方前沿不停地游弋,所到之处都令对方惊魂不定,三人连在一起就是整支队的脊梁。

在“三驾马车”的带领下,4年内国米夺得了一个意甲联赛冠军,一个联盟杯冠军,一个意大利超级杯冠军。马特乌斯个人也当选了1990年度“欧洲足球先生”、“德国足球先生”、英国足球杂志《世界足球》评选的“世界足球先生”、由国际足联和国际足球历史和统计联合会联合推出的“世界最佳球员”以及1991年首届“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1992年他又回游拜仁,踢了8个赛季之后,2000年3月转会至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的纽约地铁明星足球俱乐部。在代表纽约地铁明星在联赛中出场16场比赛之后,于2001年宣布退役。纵观他22年俱乐部生涯,一共获得过21个冠军头衔,出场595次,打入161球,是名副其实的“冠军收割机”。那么,在联赛及各种杯赛中夺冠如探囊取物般的他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又如何呢?

决胜1990世界杯

马特乌斯是德国足球队的功勋人物,在漫长的国家队生涯中,他一共出场150次,他是目前德国国家队的出场王。他代表德国队参加过10次世界大赛,打入了23粒进球。从1982年开始,作为球员他连续5次参加世界杯决赛圈比赛,和墨西哥门将卡巴亚尔一样,成为参加世界杯次数最多的人。马特乌斯在世界杯决赛阶段共25次出场,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的第一出场记录,他的世界杯总出场时间是2089分钟,可谓世界杯的“常青树”。但是,让他“封神”的,无疑是那个让全世界足球迷为之疯狂的意大利之夏。1990年世界杯,29岁的马特乌斯迎来了事业的巅峰,他和那支强大的德国队横扫天下。小组赛4比1击溃南斯拉夫,马特乌斯独中两元,其中包括一个精彩的闯关远射;对阿联酋他又有进球;在淘汰赛首轮,“德国三驾马车”击败了最强劲的对手,由“三剑客”统帅的荷兰;1/4决赛,马特乌斯罚中点球,小胜捷克斯洛伐克;半决赛通过点球淘汰英格兰,挺进了在罗马的决赛。

在另一条战线上,上届冠军阿根廷队在马拉多纳的率领下跌跌撞撞的一路闯关,“世纪妙传”淘汰巴西,点球击败东道主意大利,相隔4年后,“二马”又一同站在了决赛的赛场。7月8日,决赛打响,形势已经注定,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比赛。阿根廷队的卡尼吉亚遭禁赛,巴蒂斯塔、吉乌斯蒂和奥拉蒂科切亚也无法出场,仅靠马拉多纳独力支撑,德国队全队上下则处在实力齐整的巅峰,阿根廷队被全场压制。

最终,在阿根廷被罚下1人的情况下,85分钟时布雷默的点球决定了比赛的胜负。马特乌斯本是队内的当之无愧的第一点球手,但在那一刻,他让出了罚球权。后来解释原因时,他说是因为自己的鞋底出现了裂纹,感觉不好,无法发挥出最佳状态。

虽然对这记点球的判罚迄今为止一直有争议,但历史就是如此写就:布雷默脚起刀落,皮球应声入网,最终德国队凭借这粒金子般的进球1:0战胜阿根廷队捧起了大力神杯。尽管马特乌斯错过了亲手终结比赛的机会,但作为队长的他仍可以骄傲的捧起奖杯,本届杯赛中他为德国队打入了队内最多的4粒进球。那届大赛后,最佳球员的奖项给了意大利射手斯基拉奇(同时是本届最佳射手)。但很多人认为,马特乌斯是那支冠军球队的领袖,他才是最该捧起金球奖的人。

“战场”上赢得的友谊

虽然赢得了比赛,但对于决赛里最强劲的对手马拉多纳,一向很少服人的马特乌斯却充满了敬意,“我交手过的最伟大球星?当然是迭戈。”马特乌斯后来如是说。当时在德甲、意甲都不可一世的马特乌斯,在4年前的世界杯决赛里,马拉多纳却给他留下了太惨痛的回忆——他放弃了所有参与进攻的精力来全场盯防这个阿根廷小个子,90分钟之后,只证明了一件事情:想盯死马拉多纳,根本不可能。而且多数时间他被马拉多纳拖在了后场,根本无法给予德国队前场有效的进攻支援,浪费了他的进攻才华。

尽管阿根廷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占据了主动,并率先攻入了两球,但顽强的德国人在第74和第81分钟顽强的把比分扳平。就在比赛时间到了第83分钟的时候,马拉多纳用自己的方式“杀死”了比赛。只见他中场接到队友头球回传后,迅速有三名德国球员围上来对他进行逼抢,而就在逼抢到位之前那一瞬短短的间隙中,马拉多纳传出了致命的妙传,助攻布鲁查加单刀破门,打进了致胜的进球。1986年,没有人能阻挡马拉多纳的锋芒,哪怕是马特乌斯也不行。最终德国队2:3饮恨阿兹台克体育场,眼睁睁的看着阿根廷登上了冠军领奖台。而马特乌斯的心中,只有无限的惆怅。

1986年之后的足球界,主题就是“马拉多纳对抗全世界”,这与商业造神无关,完全就是凭实力得来的名声。在球场上,马拉多纳就是上帝本人,因为他拥有着“上帝之手”。而马特乌斯,是当时唯一有资格成为“上帝”对手的人。为何有此一说呢?这还要从两人的第一次交锋说起。两人第一次“对上眼”是1981年在德国和阿根廷的一场友谊赛中,当时初出茅庐的马特乌斯被派去盯防已经锋芒毕露的“球王”迭戈·马拉多纳,结果整场比赛马特乌斯如影随形的防守完全限制住了马拉多纳。一个20岁的毛头小伙子防守住了“球王”,还完全不依靠犯规!一时间整个德国都仿佛发现了一个不世出的防守天才。从此以后,但凡是马特乌斯的球队和马拉多纳的球队进行比赛,教练一定会派出马特乌斯贴身盯防马拉多纳,从意甲赛场到欧洲赛场,直至两届世界杯决赛。可以说除了1986年世界杯决赛,巅峰期的“球王”是马特乌斯也无法阻挡的之外,其余场合马特乌斯都很好的限制了马拉多纳的发挥,以至于他获得了“马拉多纳防守者”这个特别的绰号。

那些年两人在意甲争锋的岁月里,马特乌斯与马拉多纳的直接对话有5次。1988-89赛季,国际米兰客场0比0战平那不勒斯,主场2比1获胜,马特乌斯第83分钟打进致胜球,那个赛季,国米赢得了历史上最近一次联赛冠军。1989-90赛季,那不勒斯客场1比3负于国米,但在主场,马拉多纳进球,那不勒斯2比0获胜,并在那一年重新夺回意甲冠军。1990-91赛季,国米主场2比1击败那不勒斯,马特乌斯又有进球。后来,马拉多纳因可卡因事件被禁赛,两个人的意甲论剑就此终结。

场上是敌人,场下却是惺惺相惜的朋友。2000年5月,马特乌斯举办告别赛,马拉多纳前来助兴,2001年11月,马特乌斯也远赴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马拉多纳的告别演出。1988年,两人一起参加普拉蒂尼告别赛时,马拉多纳忘带球鞋,马特乌斯还将自己的一双备用鞋借给了他。马拉多纳在其自传中如此评价马特乌斯:“他是我一生最棒的对手!我是个很重情意的人,我的一生中,有很多好朋友,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那些光辉的名字将一直印刻在我记忆里,但最知心的那个永远是马特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