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两个和头球有关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个是英足总禁止U7-U11年龄段小球员练头球,U12-U16年龄段限制头球练习次数,U18年龄段头球练习仍被建议尽可能减少;一个是东京奥运足球赛或试行“脑震荡替补”方案,允许临时替补登场,以方便队医可以更从容地在场边检查球员,避免发生球员脑震荡后还上场比赛的情况。

这两项政策的出炉显然与一直以来医学专家们担心的频繁用头顶球会损害球员脑部健康有关。据相关医学调查,频繁使用头球会导致焦虑抑郁行为问题、睡眠问题、头晕头痛、记忆问题等,并引发慢性创伤性脑病。在一项调查中,通过研究分析7000多名前职业球员和23000名普通人群的数据,医学专家发现球员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5倍,死于这种疾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倍。2002年,有“金头”之称的前西布朗前锋杰夫·阿瑟尔因慢性创伤性脑病去世,享年59岁;2004年,热刺31岁的中后卫理查兹宣布退役,不少人将其英年早退归咎为使用头球过度导致脑损伤;更有甚者,美国芝加哥半职业联赛球员帕特里克·格兰杰也因为慢性创伤性脑病变而英年早逝……

当然,更多的我们熟悉的空霸级球员并没有因为头球而带来健康问题,但频繁头球会对大脑造成影响还是有着其科学道理的。研究表明,头部运动会影响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仅仅一次头球练习后,大脑和肌肉之间的交流就会减慢,而且会影响记忆力。尽管24小时后,这种影响会消失,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安全的,但是对于日以继夜不停训练的运动员来说,长期影响难免会造成永久伤害。头球这种碰撞对头部的强烈撞击会导致脑震荡,反复出现的轻微脑震荡对脑部神经系统出现的破坏性是不可忽视的。“而局限于目前的场边救治条件和运动员的自身比赛欲望,大多数轻微脑震荡并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干预。”在出现轻微脑震荡后如果不能及时干预,继续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将暴露在更高头部受伤风险下,二次打击对其脑部神经组织的伤害程度,往往是呈几何倍数的上升。也正因为这样,“脑震荡替补”方案才被提出,并有可能在东京奥运会试行。像在2014年世界杯决赛上,克拉默的例子就一度让人感到后怕,23岁的德国主场在比赛中脑震荡休克,在短暂治疗后继续又踢了10多分钟比赛,直到主裁判里佐利发现其神志不清,德国队才将他换下。赛后,据克拉默自己回忆,他完全不记得上半场发生了什么。

而在青训领域,频繁头球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成年人。首先,孩子的颈部肌肉不够发达,难以处理冲击产生的影响,顶头球会对大脑的颅骨造成严重损害。此外,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大脑的髓磷脂比较少。髓磷脂就像电话线外面的胶皮一样包裹着神经纤维。另外,青少年同时具有不成比例的大脑袋。5岁时的头部周长就能达到成年后的90%,但脖子依然‘纤细易折’。早在2015年,美国足球联合会就在基于医疗委员会建议的基础上,正式宣布U13年龄段以下的足球比赛中,不允许球员进行头球,其中U10以下不得进行头球训练,而U11-U13年龄段则要对头球练习的次数进行限制。如今,英足总也对青少年练习头球加以禁止或严格限制,也是出于对小球员身体健康的考虑。

目前在我们鲁能足校,U11年龄段以下也不会进行头球训练,U11-U12年龄段才开始接触头球,但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头颠球练习,等到了U13年龄段因为比赛需要才开始进行正规的头球训练。实际上在小年龄段,我们足校本身就不提倡高举高打,强调多走地面、打控球战术,在训练和比赛中都要求尽量减少开大脚和传高空球,以此来打磨小球员控球和带球的基本功,从小就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虽然我们上面提及频繁头球会影响脑部健康,其实也不必过分担忧,尤其对于普通人来说,偶尔的头球并不会有什么问题,尤其是以正确的争顶方式触碰足球。首先,头球触碰皮球的正确部位是前额,包括正面和左右侧面,这些部位比较坚硬,切忌用颞侧(太阳穴部位)和枕部击球,因为这些部位是头颅相对薄弱的部位。其次,要注意运用腰腹力或借助球体运动的力量施展头球,而不是全部用颈部发力。同时,要做好预判,顶球时提前判断好球的速度和路线,主动迎球冲顶,与被动被球击打相比,主动冲顶化解后的触球力量是后者的1/3甚至更低。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皮球的重量与充气度,正式比赛都对皮球的重量和充气度有明文规定,但踢野球的时候不可避免会碰到皮球过重或充气过足而太“硬”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尽量少用头去顶球了。

头球作为一项在现代足球正式比赛诞生伊始就被允许的技术动作,给我们奉献了太多的经典,鱼跃争顶、回头望月、泰山压顶……,几乎每一个字眼都会让我们忆起一个难忘的时刻,克林斯曼、比埃尔霍夫、克洛泽……,这些空霸也让我们津津乐道。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因噎废食,正如欧足联主席所说的那样:“如果武断的直接在青少年的足球比赛中施行‘一刀切’,让头球消失在青少年比赛中的话,青少年关于足球运动的兴趣,将受到不可避免的影响。”